新安企業文化
Simand Culture
2025/07/01
星火燎原憶往昔 聚勢賦能向未來——江蘇新安干部&黨員主題培訓活動
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、新中國的搖籃。延安精神是黨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。2025年6月中旬,江蘇新安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一眾干部、黨員不遠千里分批奔赴延安,開展“星火燎原憶往昔 聚勢賦能向未來”江蘇新安干部&黨員主題培訓活動,通過理論教學、實地參觀、公益實踐等豐富形式,學延安精神,淬黨員初心,促企業發展。


以史明志 賡續精神血脈
行程首日,“星火燎原憶往昔 聚勢賦能向未來”江蘇新安干部&黨員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,全體學員肅立高唱,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,在革命圣地感受信仰力量。

此次活動共分為兩批,分別由董事長吳坤元、總經理金紅心帶隊,開班儀式上江蘇新安總經理兼黨支部書記金紅心同志作動員講話,鼓勵全體參訓學員通過此次培訓,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、錘煉過硬本領,將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轉化為個人強大動力,為推動江蘇新安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。

隨后,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副教授、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長王今誠為大家講授《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》專題黨課,通過豐富史料闡釋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。
當天下午,學員一行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,廣場上,高大雄偉的毛主席塑像引人注目,學員們紛紛在此瞻仰、合影留念。走進紀念館,一幅幅珍貴的黑白照片、一件件斑駁的革命文物、一個個生動的復原場景映入眼簾,共同串聯起那段難忘的歲月與壯闊的征程。一旁的講解員用生動的話語,帶領大家系統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、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。

學員們在此久久駐足。在場黨員們感慨道:“這里的每一件文物、每一幅照片都讓我深受震撼。所謂‘心中有信仰,腳下有力量’,感悟歷史,更要付諸行動。我們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,學習自我革命精神,改進工作作風,努力實現人生價值。”
尋訪舊址 踐行使命擔當
第二天清晨,學員們滿懷崇敬的心情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。這里曾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重要活動場所,中共七大會址、毛澤東舊居等歷史建筑見證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。學員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,細致參觀了每一處革命遺跡,聆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故事,窯洞內斑駁的書桌與煤油燈,深深觸動著大家的心。
在這里,學員們還重溫了80年前那場彪炳百年黨史的重要對談——“窯洞對”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如何回答好“窯洞之問”?大家紛紛表示,作為黨員要始終不忘初心使命,勇于自我革命。

隨后,學員們轉赴棗園革命舊址。這里坐落著中央書記處禮堂,依山分布著5座獨立院落,分別是毛澤東、朱德、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舊居。作為中共中央書記所處地,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磚一瓦,都在無聲訴說著領袖們在艱苦歲月中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的光輝歷程。學員們在這里聆聽學習了《張思德與張思德精神》,深刻感悟了實事求是、艱苦奮斗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光芒,近距離觸摸到了延安精神的溫度與力量。
情系老兵 傳承紅色基因
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、敬老、愛老的傳統美德,踐行企業的責任和擔當,學員們還一同走進延安市八一敬老院,看望慰問老紅軍、老戰士。
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始建于1959年,是全國唯一一所以“八一”冠名的敬老院,主要承擔全市13個縣(區)在鄉紅軍老戰士、在鄉老復員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的集中供養工作。這里不僅是老紅軍、老復員軍人頤養天年的溫馨家園,也是弘揚延安精神、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。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、李克強、汪洋、胡錦濤等曾先后來院慰問。

活動現場,老八路戰士深情講述崢嶸歲月里的革命故事,帶領學員們重溫那段熱血澎湃的革命歷史。老戰士們精神矍鑠,齊聲合唱《打靶歸來》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,嘹亮的歌聲傳遞著永不褪色的革命情懷。
隨后,江蘇新安董事長吳坤元代表公司向敬老院捐贈豆腐一體機、商用電餅檔、破壁機等愛心物資。這些物資是新安經過前期調研,深入了解敬老院實際需求后,特別挑選的廚房用品,每一件都切合院內的日常需要。吳坤元還與敬老院院長薛莉展開熱烈交流,并手書留言,以表達對敬老院美好的祝愿。薛莉代表接受捐贈并表示誠摯感謝。


活動最后,學員們與老戰士們親切交流,聆聽他們的革命經歷和生活近況。學員們深受觸動,紛紛表示:“這次活動不僅是慰問,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。老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,我們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員工,我們也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,立足崗位,努力工作,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。”

這是一次思想的“充電”、精神的“補鈣”。此次培訓通過“走、聽、看、悟、行”五位一體教學模式,幫助學員們實現了黨性教育與能力提升的雙重目標,企業全體干部、黨員要以此次培訓為起點,把延安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實干動力,將學習成果變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,為企業奔赴新征程注入紅色動能。


以史明志 賡續精神血脈
行程首日,“星火燎原憶往昔 聚勢賦能向未來”江蘇新安干部&黨員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,全體學員肅立高唱,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,在革命圣地感受信仰力量。

此次活動共分為兩批,分別由董事長吳坤元、總經理金紅心帶隊,開班儀式上江蘇新安總經理兼黨支部書記金紅心同志作動員講話,鼓勵全體參訓學員通過此次培訓,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、錘煉過硬本領,將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轉化為個人強大動力,為推動江蘇新安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。

隨后,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副教授、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長王今誠為大家講授《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》專題黨課,通過豐富史料闡釋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。
當天下午,學員一行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,廣場上,高大雄偉的毛主席塑像引人注目,學員們紛紛在此瞻仰、合影留念。走進紀念館,一幅幅珍貴的黑白照片、一件件斑駁的革命文物、一個個生動的復原場景映入眼簾,共同串聯起那段難忘的歲月與壯闊的征程。一旁的講解員用生動的話語,帶領大家系統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、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。

學員們在此久久駐足。在場黨員們感慨道:“這里的每一件文物、每一幅照片都讓我深受震撼。所謂‘心中有信仰,腳下有力量’,感悟歷史,更要付諸行動。我們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,學習自我革命精神,改進工作作風,努力實現人生價值。”
尋訪舊址 踐行使命擔當
第二天清晨,學員們滿懷崇敬的心情來到楊家嶺革命舊址。這里曾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重要活動場所,中共七大會址、毛澤東舊居等歷史建筑見證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。學員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,細致參觀了每一處革命遺跡,聆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故事,窯洞內斑駁的書桌與煤油燈,深深觸動著大家的心。
在這里,學員們還重溫了80年前那場彪炳百年黨史的重要對談——“窯洞對”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如何回答好“窯洞之問”?大家紛紛表示,作為黨員要始終不忘初心使命,勇于自我革命。

隨后,學員們轉赴棗園革命舊址。這里坐落著中央書記處禮堂,依山分布著5座獨立院落,分別是毛澤東、朱德、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舊居。作為中共中央書記所處地,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磚一瓦,都在無聲訴說著領袖們在艱苦歲月中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的光輝歷程。學員們在這里聆聽學習了《張思德與張思德精神》,深刻感悟了實事求是、艱苦奮斗、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光芒,近距離觸摸到了延安精神的溫度與力量。
情系老兵 傳承紅色基因
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、敬老、愛老的傳統美德,踐行企業的責任和擔當,學員們還一同走進延安市八一敬老院,看望慰問老紅軍、老戰士。
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始建于1959年,是全國唯一一所以“八一”冠名的敬老院,主要承擔全市13個縣(區)在鄉紅軍老戰士、在鄉老復員軍人等重點優撫對象的集中供養工作。這里不僅是老紅軍、老復員軍人頤養天年的溫馨家園,也是弘揚延安精神、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。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、李克強、汪洋、胡錦濤等曾先后來院慰問。

活動現場,老八路戰士深情講述崢嶸歲月里的革命故事,帶領學員們重溫那段熱血澎湃的革命歷史。老戰士們精神矍鑠,齊聲合唱《打靶歸來》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》,嘹亮的歌聲傳遞著永不褪色的革命情懷。
隨后,江蘇新安董事長吳坤元代表公司向敬老院捐贈豆腐一體機、商用電餅檔、破壁機等愛心物資。這些物資是新安經過前期調研,深入了解敬老院實際需求后,特別挑選的廚房用品,每一件都切合院內的日常需要。吳坤元還與敬老院院長薛莉展開熱烈交流,并手書留言,以表達對敬老院美好的祝愿。薛莉代表接受捐贈并表示誠摯感謝。


活動最后,學員們與老戰士們親切交流,聆聽他們的革命經歷和生活近況。學員們深受觸動,紛紛表示:“這次活動不僅是慰問,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。老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,我們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員工,我們也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,立足崗位,努力工作,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。”

這是一次思想的“充電”、精神的“補鈣”。此次培訓通過“走、聽、看、悟、行”五位一體教學模式,幫助學員們實現了黨性教育與能力提升的雙重目標,企業全體干部、黨員要以此次培訓為起點,把延安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實干動力,將學習成果變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,為企業奔赴新征程注入紅色動能。

